剥线钳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剥线钳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双高甘蔗质量安全推进计划2003年2007年-【新闻】美叶青兰

发布时间:2021-04-20 13:20:28 阅读: 来源:剥线钳厂家

“双高”甘蔗质量安全推进计划(2003年--2007年)

质量安全目标 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双高”(高产高糖)甘蔗亩产达到5吨、含糖量达到14.5%的要求,“双高”甘蔗质量安全目标如下:到2007年共规划制定21项质量标准,以求覆盖甘蔗种苗质量、品种品质、抗性,直到糖、糖制品和相关产品诸多方面;在优势产区建立48个“双高”甘蔗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并带动非标准化示范区(基地)的蔗糖生产。 建设以部检测中心、省检测中心和地市检测站的三级质检组织,完善我国甘蔗质量检测体系;跟踪检测全国甘蔗品种联合区试和生产示范的所有参试材料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指标,为广西、云南、广东三省蔗区推荐15--20个高产糖、多抗的甘蔗优良品种;开展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培训,全面提升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 推进措施 (一)加快制定和完善甘蔗及其制品的各类标准 甘蔗及其制品的标准制定是“双高”甘蔗质量安全的基础。针对缺少标准的问题,拟在2905年前完成《糖料甘蔗品种鉴定》、《甘蔗品种区域试验规范》、《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标准》、《甘蔗品质分析检测技术规程》、《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甘蔗嵌纹病抗性鉴定》、《甘蔗锈病抗性鉴定》、《甘蔗耐旱性鉴定技术》、《甘蔗耐寒性鉴定技术》、《甘蔗耐盐碱鉴定技术》、《甘蔗种质材料引进检疫程序》、《甘蔗检疫性病害检测技术》、《甘蔗种质资源评价技术规范》等13项标准的制定工作,以满足优势区域发展“双高”甘蔗的需要。2005年至2007年,完成《甘蔗产地环境质量》、《甘蔗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甘蔗化肥残留检测技术》、《甘蔗重金属含量检测技术》、《甘蔗无性系生产技术规程》、《糖中嗜温细菌检验》、《糖中大肠杆菌和细菌计算》、《糖蜜质量与卫生标准》等8项标准的制定,以保护优势地区蔗糖业免受国际食品市场剧烈冲击。修订GB10498--89《糖料甘蔗》标准,使之更加科学、准确、方便,以利于糖厂收购原料蔗更加公正、公平、优质优价,维护广大蔗农的根本利益。 (二)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建设 在广西、云南、广东三省区建设48个“双高”甘蔗标准示范区,其中分别在桂中南蔗区的南宁、柳州等县市建设22个,在滇西南蔗区的临沧、玉溪等县市建设20个,在西粤蔗区的湛江、茂名等县市建设6个。每个“双高”甘蔗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面积100公顷,从品种安排、耕作栽培、病虫防治、糖分测定到成熟收获的甘蔗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建立生产档案,实现甘蔗良种成套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的建设将起到辐射作用,带动周围非示范区甘蔗的标准化生产,以提高所在地制糖企业的原料蔗供应水平,创主产地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检测体系布局与能力建设 对农业部甘蔗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填平补齐,主要购置涉及抗病抗逆检测、品质检测和农残检测等技术工艺的仪器设备,进一步发挥中心在优化蔗糖质量、提高竞争力等方面更有效的监督和服务功能。在桂、滇、粤三省区建立甘蔗质量检测中心,可分别挂靠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广西甘蔗研究所、云南甘蔗研究所和广州甘蔗研究所湛江分所。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使其具备检测甘蔗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的能力,承担所在省区的甘蔗品种试验、生产示范和栽培品种普查的检测任务。在三省区的48个县市筹备建设甘蔗检测站,购置常规的仪器设备,使其有能力开展甘蔗生产过程涉及产量、品质、投入品质量等田间检验测试任务。三级检测机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较为完善的甘蔗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为“双高”甘蔗优势区域的甘蔗生产质量安全作贡献。 (四)检测和推荐优良品种 桂、滇、粤三省蔗区生态环境复杂,年度间地域旱情、寒害程度不同,对甘蔗优良品种的需要也有差别。2003年至2004年在三省蔗区开展现有甘蔗品种的普查检测工作,总结出现有甘蔗良种的类型、特性和适应性。自2003年起,配合全国甘蔗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全程跟踪检测所有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特征、抗病性和抗逆性、宿根性和地域适应性。重点检测在优势产区开展的甘蔗新品种生产示范试点,全面测定品种的丰产性、优质性和抗病抗逆性。通过品种普查、区试和示范品种检测,从中筛选15--20个产量高、品质优、抗逆强的甘蔗新品种推荐给三省蔗区大面积栽培,进一步提高优势产区甘蔗品种的综合水平。其中,桂中南蔗区推荐6--8个高产高糖品种,滇西南蔗区推荐5--7个耐旱高产高糖品种,粤西蔗区推荐4--5个高产高糖品种,使上述蔗区甘蔗良种覆盖面扩大到85%,以实现“双高”甘蔗亩产达到5吨,含糖量达到14.5%。 (五)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培训 开展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培训工作,做到标准入户,是普遍提高甘蔗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培训工作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农业部甘蔗及制品检测中心举办3期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培训班,主要培训县以上甘蔗技术人员。各省区检测中心分别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县、乡(镇)甘蔗技术人员、糖厂技术人员和甘蔗种植大户。同时建立甘蔗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的网站,发布有关甘蔗品种质量、病虫疫情、标准化生产等信息,以服务优势产区的甘蔗技术人员和种植户。 配套政策 (一)法制建设 影响我国蔗糖生产质量安全的两大障碍是糖精和走私糖。国家应出台取缔糖精生产和流通的政策法规,以确保食糖的市场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安全。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颁布严厉打击走私糖的法规,以保护我国食糖消费的稳定性。 (二)资金投入 应当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完善农业部甘蔗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仪器设备,建设信息网络中心和农药残留检测室。同时加快建立桂、滇、粤三省区甘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充实检测的必要仪器设备。另外,要加强优势区的县级质量检测站建设,添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另外要加强采用国家拨款和地方匹配的方式实施,以发挥中央与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 (三)经费补贴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通过对优良品种种苗补贴以扶持优势区蔗农的生产,减免甘蔗主产区的特产税和对优质蔗糖出口的退税补贴。同时,应建立“双高”甘蔗质量安全专项资金,用于甘蔗质量检测的经费补贴和各级技术人员的培训补贴,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则通过贴息贷款扶持的途经给于区内蔗农以经济补贴。 (四)改革和完善流通体制 蔗糖生产涉及农、工两家,应建立原料甘蔗的保护价制度,根据各地实际,在植蔗前期出台当年甘蔗收购价,以稳定蔗农植蔗积极性。完善甘蔗的优质优价制度,经过品种检测和品质检定的优质原料蔗应比当时收购价每吨高20--30元,以保证蔗农选用高糖品种和采用高糖栽培措施,同时也保证糖厂的高出糖率,达到农、工两家双赢的效果。 农业部 2003年4月(本文有删节)

多路阀

低温止回阀

上海气动阀门公司

衬氟旋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