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船贷纠纷引发的亿元大案
发布时间:2021-01-07 15:19:47
阅读:次
来源:剥线钳厂家
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船市盛极一时的时候,因受巨额利润的诱惑,包括温州、台州、舟山在内的浙江主要造船地区的人们纷纷找熟人、托关系,想方设法把手头的资金挤入造船行业,然后翘首期待高达100%至200%甚至更高的投资回报。一些不具备造船资格的人,通过一定方式挂靠在其他造船企业名下建造船舶。该院海商庭庭长胡建新回忆说,在造船鼎盛时期,该庭甚至还接到了因口头答应接受集资进行造船实际却反悔的纠纷案件。
今年新年伊始,该院便接到一宗标的额高达2.5亿元的特大型银行讨贷案件。原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要求包括宁波和昌疏浚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海江工程有限公司、三门健跳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在内的9名被告归还借款本金2.5亿元及利息464万余元。紧随其后,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也针对浙江海江工程有限公司、三门健跳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5名被告向该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归还船舶租金约1.1亿元。而此前,该院温州法庭也受理了两起涉及浙江某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船舶抵押合同纠纷,涉案金额1.6亿余元。
胡建新说,与国内其他省份的船舶工业不同,在浙江地区扮演船舶融资主角的不是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而是类似于“金字塔”、层级合伙式的民间集资。在回报率为负数且信任度快速消失的今天,这种“人人造船”的特性就直接成为了导致当前群体性“讨债”事件发生的“病灶”。
相关阅读